报考一所院校,首先要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其未来的前景。所谓前景,或许是指院校提供的专业是否具有竞争力,或者该校的声誉是否足够让毕业生在求职时占据优势。此外,学生们对于学校保研率的期望也越来越高,毕竟,拥有保研资格意味着不必为考研而焦虑,能在母校顺利继续深造,岂不是一件美事?
然而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南京审计大学今年在保研资格的争夺战中意外落败,让许多新入学的学子倍感失望。对于这些刚刚踏入校园的学子来说,得知这一消息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。今年,江苏省内四所名校——南京财经大学、南京审计大学、常州大学以及苏州科技大学——参与了新的推免资格评选。
这四所学校入选了江苏省新一轮的推免资格名单,其中有一所能获得保研资格,想必其他学校的学生就不会觉得太过遗憾。毕竟,保研名额本就稀缺,一票难求。可谁知,这次南京审计大学却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,最终没有跻身其中。看到这一结果,刚刚进入南京审计大学的新生们,估计心里都在想:“要是早知道,怎么也得报考那几所学校。”
展开剩余65%许多学生纷纷表示,母校此次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,毕竟与南京财经大学曾经的竞争并未远离,如今却无缘保研名额,让他们的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。南京财经大学显然在学科设置上占了不少优势,尤其是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深厚积累,以及应用经济学博士点的设置,这些因素让南京财经大学在保研资格的争夺中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。而南京审计大学的学科设置虽然也不容小觑,特别是其审计学的强势地位,和“审计国家队”的外号,但总体来看,学校的博士点设置较为匮乏,且学科覆盖面相对较窄,这无疑是其竞争劣势。
更为关键的是,南京财经大学不仅拥有更多的博士点,其学科的多样性在评选过程中无疑占据了更大的优势。而且,有人认为,江苏省目前的评选标准可能倾向于工科及综合性强的院校,毕竟这些院校更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。
对于南京审计大学这一次的落选,许多学生也感到惋惜。有一位学生回忆道,自己在2019年入学时,学校曾在开学典礼上提到要申请“双一流”,然而时至今日,自己已经工作一年多,对这些“空头支票”再也没有信心。他坦言,如果能够进入“双一流”或211高校,那才是最现实的目标,不应再将希望寄托在一家仍在缓慢发展的院校上。
尽管如此,南京审计大学未来能否迎来保研资格,也不能简单地从表面现象来判断。即便学校获得了保研资格,也未必对学生而言是一件好事。有人担心,若保研名额增多,是否意味着招生的门槛会提高,甚至逼近985、211高校的水平,分数线也会水涨船高,这个不确定性也让人感到不安。
总之,面对目前的局面,南京审计大学依旧面临着许多挑战,如何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,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,仍然是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发布于:福建省配资门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